核销什么意思?财务核销流程及注意事项
核销是财务工作中常见的术语,指对账务记录进行核实、清理和注销的过程,通常用于处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、呆账坏账或已完成的交易凭证。核销的核心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,同时符合税务和会计准则的要求。
---
一、核销的主要类型
1. 应收账款核销
针对长期未收回的款项,经确认无法追讨后,通过核销转为坏账损失。需提供催收记录、对方破产证明等依据。
2. 费用核销
对已支付但未及时入账的费用(如员工垫付款)进行账务匹配和清理。
3. 凭证核销
如发票、收据等单据在使用后标记为“已核销”,避免重复报销或记账。
---
二、财务核销的标准流程
1. 申请提交
由业务部门发起,填写核销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(如合同、对账单、催收记录等)。
2. 财务审核
财务部门核查单据真实性、金额准确性及是否符合核销条件(如账龄超过3年)。
3. 审批权限
根据金额分级审批:小额需部门负责人签字,大额需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。
4. 账务处理
会计分录示例:
坏账核销:借记“坏账准备”,贷记“应收账款”。
费用核销:借记“管理费用”,贷记“其他应付款”。
5. 档案留存
核销资料需单独归档,保存至少5年以备税务或审计核查。
---
三、核销的注意事项
1. 税务合规性
坏账核销需符合《企业所得税法》规定,未经税务备案的核销可能不得税前扣除。
增值税发票核销需确保进项税已认证,避免税务风险。
2. 证据完整性
保留书面催收记录、对方经营异常证明等,以应对后续核查。
3. 内部监控
定期(如季度)清理呆账,避免长期挂账影响报表真实性。
核销权限需分离,避免舞弊风险。
4. 后续追踪
已核销的坏账若后续收回,需重新入账并冲减坏账损失。
---
四、常见问题解答
Q:核销是否等于免除债务?
A:核销仅是账务处理,企业仍保留法律追偿权,可继续催收。
Q:电子发票如何核销?
A:通过财务系统标记状态,并打印纸质版与付款凭证一并存档。
---
通过规范的核销流程,企业能有效优化资产质量,降低税务风险。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会计准则,结合企业内控要求,确保每一笔核销有据可查、流程透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