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安排及考试要求
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升专业能力、适应政策变化的重要途径。根据《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》,所有在职财务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分的继续教育,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分。以下是课程安排及考试要求的详细说明:
一、课程内容安排
1. 必修课程(占比60%-70%)
财税新政解读:涵盖当年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核心政策调整,结合实务案例分析。
会计准则更新:重点学习收入准则(CAS 14)、租赁准则(CAS 21)等修订内容。
职业道德与合规:包括反洗钱、数据安全及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》专题。
2. 选修课程(占比30%-40%)
数字化工具应用:如财务机器人(RPA)、电子发票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。
行业专项课程:针对制造业、金融业等行业的特色财税处理。
管理能力提升:预算编制、成本控制等管理会计内容。
二、学习形式与学分认定
线上学习:通过省级财政部门指定平台(如东奥、中华会计网校)完成课程,每45分钟计1学分。
线下培训:参加行业协会或用人单位组织的面授课程,需提供盖章证明。
其他抵扣方式:
✅ 发表财会类论文(每篇10学分)
✅ 通过注册会计师/税务师考试(单科抵30学分)
三、考试与审核要求
1. 结业考核
线上课程需完成章节测试(正确率≥60%)及综合考试(满分100分,60分及格)。
线下培训由主办单位组织笔试或实操考核。
2. 学分申报
登录属地财政局官网提交学习证明,截止时间为次年6月30日。
新入职人员需在90日内补报往年学分。
3. 抽查机制
财政部门按5%比例随机抽查,发现虚假学时将计入会计诚信档案。
四、注意事项
政策时效性:2024年起新增ESG报告编制、AI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等选修课。
异地互认:完成其他省份继续教育需申请学分折算(需提供课程大纲及考核记录)。
豁免情形:孕产期、重大疾病等可申请延期,最长不超过3年。
建议财务人员优先选择省级财政部门备案的培训机构,定期关注“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”通知,确保学习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匹配。未完成继续教育者将影响职称评审、岗位晋升及会计从业资格年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