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销应收账款会计分录怎么做?实例解析
核销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确认无法收回款项时进行的会计处理,涉及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冲销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及实例解析,帮助企业规范账务处理。
---
一、核销应收账款的基本逻辑
当企业确认某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,需通过以下流程处理:
1. 计提坏账准备:按会计准则(如“预期信用损失法”)预先计提坏账。
2. 核销坏账:实际发生损失时,冲销应收账款与已计提的坏账准备。
3. 后续收回(若发生):若款项意外收回,需反向调整分录。
---
二、会计分录及实例解析
情景1:计提坏账准备
假设A公司202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,按5%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。
分录:
```
借:信用减值损失 50,000
贷:坏账准备 50,000
```
注:计提时影响利润表(信用减值损失),资产负债表中“应收账款净值”减少。
情景2:核销无法收回的账款
2024年确认B客户欠款3万元无法收回,且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。
分录:
```
借:坏账准备 30,000
贷:应收账款—B客户 30,000
```
关键点:核销不直接影响当期损益,仅减少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余额。
情景3:部分收回已核销账款
若B客户后续归还1万元,需先恢复债权,再记录收款:
1. 恢复应收账款:
```
借:应收账款—B客户 10,000
贷:坏账准备 10,000
```
2. 记录收款:
```
借:银行存款 10,000
贷:应收账款—B客户 10,000
```
---
三、特殊情形处理
1. 未计提坏账准备:若核销金额超过已计提部分,差额需补记损失。
例:核销5万元,但坏账准备余额仅3万元,需补提2万元:
```
借:坏账准备 30,000
信用减值损失 20,000
贷:应收账款 50,000
```
2. 直接核销法(非推荐):小企业会计准则允许直接计入“营业外支出”,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。
---
四、税务处理注意事项
1. 税前扣除:需提供坏账损失的合法证据(如破产裁定、催收记录等),否则税务可能不予认可。
2. 备查档案:保留债务方无力偿还的证明文件,以备税务机关核查。
---
五、总结要点
计提与核销分离:先计提、后核销,避免利润大幅波动。
影响分析:核销本身不影响利润,但计提阶段减少净利润。
合规性:遵循《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》及税务要求,确保资料完整。
通过规范处理核销流程,企业能真实反映资产状况,同时降低税务风险。建议定期评估客户信用,优化坏账计提政策。